书香发旧家,流响出疏桐。
梦回松滋游,叶落故土情。
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,故乡、父母、与自己的关系也大抵如此。
十年前,从背着行囊只身去外地求学的那一刻开始,故乡如同肥沃的土壤滋养着我的内心,给予我闯荡社会的勇气与信心,使我树木般生根发芽,茁壮成长,枝叶繁盛。
从我5岁开始记事以来,印象深的是,盛夏夜里漫天的繁星,星光闪耀,我和小伙伴在家门前粗壮的梧桐树下一起嬉闹玩耍,不时有萤火虫在身边飘过,很是惬意。
记得母亲白天干活很累,洗好碗筷后,走过来给我讲一些古代先贤故事和经典范文。其中,最爱说的是《增广贤文》。 “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”、“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”、“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”等道理,至今念念于心,算是我少时读书识字的启蒙。
母亲总说书香发旧家,我爷爷和外公家以前都是读书人,中间因为历史原因,中断了一代人,现在有读书的条件,你们更应该重拾书本,好好读书。母亲虽说没读过书,却靠着自己夜读将这些道理记住,传承给下一代。我和弟弟每念于此,都充满着对母亲好学毅力的惊叹和敬佩。
我出生90年代,那时家庭条件一般,5岁前父母躬耕于宿松县南郊沙咀头,打理菜园,父亲农闲时间去做石匠,生活很是辛苦。5岁后,父母为了让我有更好的条件,在县城读书,从农村走出来,搬到县城来做点小生意,起早贪黑,这一住便是十五年。
而当时同辈的父母大多是外出下海经商和打工赚钱,我们一家四口的日子虽然清苦些,但是有父母的陪伴成长却还是幸福的。这些年以来,眼见村里家家都盖起来小洋楼,我们家仍然住在县城出租屋里,心中免不了羡慕与抱怨。母亲告诫我和弟弟,我们家你们是希望,读书是你们唯一一条出路。父亲在一旁打趣道,你们不要羡慕别人的洋房,好好读书,书中自有黄金屋,别人住的是石头造的房子,以后读好了书,住进黄金屋。这把我和弟弟逗乐了。知道父母的不易,我们从此也不再提了。之后我和弟弟改头换面,认真读起书来,你追我赶,相继考上了大学。现在回想起来,如果父母选择外出务工,自己和弟弟读书无从谈起,更别说考上安徽大学这样的211高校了。
父母身教重于言教,平日里润物无声般地为我们年轻一代人做出表率。父母总说,人要勤快,才有饭吃。 我和弟弟读大学以后,父母也在苏州做了些生意,终于在老家也盖上了房子。父爱母恩,这情缘血浓于水,难以割舍。我们每年过春节和父母聊天,说起最多乐趣就是大家在出租房的日子,虽说艰辛却温暖着我们每个人。以上是我人生前28年的生活部分经历,我还很年轻,以后的路还很长,要学的东西还很多。如今,我在杭州工作多年,慢慢站稳脚跟,希望今后能更好的发展。
年龄越大,上班越久,越知道读书对一个人成长的好处,家庭、家族营造的读书氛围更是对成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,在家里和弟弟互相鞭策鼓励;家族里又以贤文、贤武、贤海等兄长给吾辈年轻人做出读书楷模,争相效仿学习。
这几位兄长读书事迹有一例和家族兄弟子侄分享共勉,万望今后各位传承读书之风气。兄长们小时在家读书时十分投入刻苦,别人去他家找人,大声喊人喊了一圈,竟未觉察。读书至如此境地,每次听父亲大人述说,都感慨良久。吾辈家族里这样读书故事很多,在家族里口口相传。
读书是为明理,如果一个家族一个家庭有族训家范的话,窃以为必须把它列进去。很喜欢《曾国藩家书》里的《家范》篇的一句,曰“考、宝、早、扫、书、蔬、鱼、猪”。其中,读书、种菜、养鱼、喂猪,为居家之事;起早、打扫洁净、诚修祭祀、善待亲族邻里,是治家之法。这样不管是盛世还是乱世,家境贫寒还是富裕,只要守得这些,都不失为受人尊敬的上等人家。
各位兄弟子侄,让我们一起努力,为了家庭、家族、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,奋发向上,勤劳啃书。让书香在家族上空飘的更久更远。
作者系安徽大学毕业,在浙江杭州国企华数集团任总编助理